中国的清洁能源发展对全球低碳事业不可或缺

2019-07-11

美中贸易争端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程度较轻)试图封杀中国科技集团华为(Huawei)的做法证明,外界对中国崛起为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工业强国深感忧虑。批评人士认为,全球经济重心的东移,对就业、现有商业模式乃至国家安全都构成了威胁。
但是,在一个领域中,中国的发展为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如果没有中国在过去10年内对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就不会增长,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也几乎不会开始。

太阳能和风能目前无需任何补贴就能与其他形式的能源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企业大规模生产涡轮机和电池板的结果。投资银行Lazard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风力发电成本下降了69%,而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了88%。中国现在是这两项技术的世界领导者。

结果是,中国正在引领能源转型。还远不止这些。在先进电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中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还是全世界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约占全球产能的60%。去年,中国企业安装的民用核电站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目前共有300万辆电动汽车行驶在全世界的道路上,其中大多数都在中国——中国占去年电动汽车总销量的56%。

这些都不是纯粹利他主义的产物。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正在利用自己的技能、财力和政治影响力,成为一个全球工业强国。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企业在创立之初的目的是利用欧洲对可再生能源的慷慨补贴。

这些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有助于减少低水平污染,污染在许多中国城市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问题。对于一个石油日进口量已增至逾900万桶的国家而言,发展该产业也可能对国家安全做出贡献。如今中东地区和委内瑞拉动荡不安,中国却依赖于一些不受其掌控的国家,这是极其危险的。随着时间推移,本土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能会成为解决该问题的一大办法。

中国的贸易行为一直是简单粗暴的,这导致许多人指控中国实施倾销以及通过操纵汇率排挤竞争对手。批评人士谴责中国不尊重知识产权。但中国在5G等先进技术方面的发展,显示出其不断增长的实力。

西方企业或政府未能跟上中国的脚步,这引发了严峻的问题:与最终要向中国政府负责的企业打交道,会带来什么样的安全后果。解决这种矛盾的一个方法是,限制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和其他能源领域(从电网技术到核电)发展中的作用。

但是,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新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出了另一种方法,主张双方进行新层面上的接触。这篇论文介绍了中国正如何努力对其一项笨拙的补贴制度进行改革(这项制度导致了风能和太阳能的生产过剩),并努力提高其产品的效率和技术。

这两项努力都在国家间相互接触的规则发生改变之际,为海外企业提供了机会。如今,跨国企业可以直接在中国实现生产,而无需与中国公司合资。并且有迹象表明,中国可能正在对知识产权表现出新的尊重态度。

布鲁金斯学会认为,将中国与外国的技能、技术和产能结合起来,可能有助于推进向低碳能源转型。但如果我们步入一个新的保护主义时代,这将无法实现。

论文对上述观点的论述非常有说服力,但上述观点感觉还是过于乐观,因为它忽略了核心的政治因素。世界工业基地正在东移,许多欧美国家落在了后面。从经济角度讲,全球化是完全合理的,而且毫无疑问,它是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能取得共同进步的重要原因。

但全球化会造成就业机会减少。对于那些希望避免遭受损失的国家而言,中国显然是防范的目标,因为中国拥有实力又雄心勃勃。面对这些压力,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我们已习以为常的开放贸易体系是安全的或可持续的。